分类列表
分类列表
软文营销怎么总踩雷?这两个坑你中招没?
- 时间:6小时前
- 浏览:1次
你是不是常常刷到那种"新手如何火速涨粉"的教程,看完热血沸腾立马开干,结局发布出去的广告语阅读量个位数?别急着怀疑人生,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那些年我踩过的坑——上个月我才刚被甲方爸爸指着鼻子骂"你这写的叫广告?小学生作文都比你有说服力!"
第一大雷区:把受众当傻子糊弄
那天我蹲在星巴克角落改稿,隔壁桌俩姑娘的对话给我整破防了:"这博主推荐的洗发水,文案说用完头发会发光,她自个儿发际线都快退到后脑勺了..." 你发现没?现在的潜在顾客精着呢,谁还信那些"三天瘦十斤""七天美白"的鬼话?
具体怎么栽的跟头?去年我给某养生茶写推文,硬吹"喝一周年轻十岁",结局评论区炸出个医术院学生:"茶叶成分表里的防腐剂比我测验室标本罐还多"。那次我才明白硬核数据比彩虹屁管用,现在写稿件先翻三天学术论文,上次写益生菌文案愣是把《肠道菌群与代谢综合征》啃完了。
这里给几个保命建议:
- 吹功效前先查国家药监局备案(上次我查某个"防脱神器",备案消息里压根没提生发功能)
- 网民评价别光挑好的晒,带两条真实吐槽反而更可信(就像相亲时主动说自个儿打呼磨牙,对方反而觉得你实在)
- 数据别玩虚的,"87%网民满意"这种话不如直接贴买家秀(上周我让顾客拍了个空瓶全家福,转化率直接翻倍)
第二大雷区:把广告当**发
上回在地铁口看见个发**的,**飞得比乘客头发还乱。很多新手软文写作就跟这一个似的,开头就"XX品牌震撼上市",结尾"现在购物立减200",中间塞满联系方式——这不叫软文,这叫电线杆小广告。
说个真事儿:去年双十一我帮朋友写母婴用品文案,开头就写了"当妈三年才知道,有些钱真不能省",把自己孩子红**送急诊室的经历揉进去。结局你猜怎么着?评论区炸出一堆宝妈分享育儿血泪史,有个大姐直接下单了二十箱,说"这博主说的就是我上周刚经历的"。
重点来了:
- 故事要带烟火气(写咖啡机别说"欧洲进口",改说"凌晨三点赶方案,这杯续命咖啡救了甲方爸爸的急")
- 痛点要戳到心窝子(卖颈椎**仪别光说材质,改成"自从得了颈椎病,连广场舞大妈都笑我摇头像货郎鼓")
- 转折要自然不生硬(上次写保险文案,从同事胃癌说到外卖的危害,最后引出重疾险,阅读量破10w+)
有人要问了:那是不是得找专业写手啊?
可别!上个月我表妹花五千块找代写,结局稿件全是"金杯银杯不如口碑"这种二十年前的套路。跟你说个秘密:现在甲方商圈部自己都分不清啥叫好内容,上次某大厂总监拿着篇AI生成的稿件跟我说"这人文笔有热度"...
还有个症结:广告和消息怎么平衡?
这事儿就跟做糖醋排骨似的,糖醋汁裹得太厚腻得慌,太少又没滋味。我的土方法是写完先给母上大人看,老太太假若能坚持读到结尾还不皱眉,这稿件就算成了。上次写老年鞋文案,我妈看完居然主动问购物链接——这可比什么数据都有说服力。
现在看稿件前习惯性先翻评论区,假若清一色"已买"、"求链接",这文章基本废了。反而是那些吵得不可开交的帖子,像"博主恰饭归恰饭,但说的确实是实话"、"诚然广告明显,但干货真的多"这种,才算是真能带货的好内容。
写着写着发现咖啡都凉了,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话:别信那些"爆款模板",去年全网疯转的"凡尔赛体"现在看着都尴尬。就跟谈恋爱似的,套路再多不如推心置腹。上个月碰到个卖土蜂蜜的老农,文案就一句话:"山里娃娃的学费就指望这些蜜蜂了",评论区反而一堆人问怎么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