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列表
分类列表
软文结尾怎么写?三个技巧让读者主动找你
- 时间:4小时前
- 浏览:1次
▎你是不是总在结尾处卡壳?
上周老张的茶叶店搞促销,2000字的软文把商品吹得天花乱坠,结局阅读量还没他发的猫咪视频高。症结就出在结尾——他用了最老套的"欢迎选购"四个字,像极了超市大喇叭循环播放的"鸡蛋特价"。这事儿让我想起杭州银泰的案例,他们去年改造了50篇软文结尾,三个月线上核销率直接涨了210%。
核心技巧篇:让结尾自己会说话
第一招:把总结变成镜子
别学教科书式的"综合以上所述",试试这一个变形公式:痛点回顾+场景投射。比如说卖颈椎枕的软文,不要写"本商品符合人体工学",而是:"上次看到程序员小王用这枕头,他那个僵了五年的脖子居然能转45度了——你桌上的咖啡凉了几回?显示器前的肩膀又酸了几次?"
第二招:埋个行动触发器
看一看这两个结尾对比:
A. "现在购物享受8折优惠"
B. "点击下方链接领取20元券,三小时后失效——刚看到隔壁办公室李姐已经下单了"
后者转化率比前者高63%,秘诀在于制造稀缺性和从众心理,就像面包店总说"最后三个",你明明不饿也想买。
第三招:开个记忆保险箱
好的结尾要让受众三天后还记得住。母婴商品可以这样收尾:"下次给宝宝换尿布慌手慌脚时,记得你在这儿存了个救急方案。"比直接说"化解育儿难题"生动十倍,出于激活了人的场景记忆点。
避坑指南:新手常踩的雷区
误区1:把受众当傻子
"立即行动!错过后悔!"这种命令式结尾,就像路边强塞**的人。某健身APP测试发现,把"立即报名"改成"明早起床时摸摸肚子,你会感谢现在这一个决定",注册率增强了28%。
误区2:玩虚的云里雾里
有个卖空气净化器的结尾写:"呼吸之间,尽显人生境界",看得人莫名其妙。不如改成:"昨晚雾霾指数破200时,老开销者群里正在晒客厅实时空气品质表——45,这一个数字能出现在你家吗?"
误区3:忘记留后门
见过最可惜的软文,前面故事很精彩,结尾却说"想了解更加多请百度搜索"。这就好比请客吃饭不给人筷子。正确做法是像北京某书店的案例:"看到这儿假若心里痒痒,截屏当前页面,到店出示可换购隐藏款书签"。
实战案例:拆解爆款结尾套路
餐饮店模版
普通版:"欢迎到店品尝"
进阶版:"上周三中午12:07,第三位到店的客人免单了——明天这一个时间,我们的收银体系会再抽个幸运儿"(实际成本仅一份餐费,却带来23%的到店率增强)
学识付费案例
失败的结尾:"订阅课程转变人生"
成功的版本:"上个月学员小王用课里教的沟通法,谈成了搁置半年的项目。这是他的笔记截图,空白处还能看见孩子画的恐龙——成年人的学习,不就是在生活缝隙里找光吗?"
家电品牌妙招
枯燥的技术文结尾变身:"师傅上门安装时会带个神奇器械包,里头有七件套——第五件专门对付老小区的水压症结,你家需要第几件?"把商品优势转化成具体化解方案。
▎我的私房观察
做了八年文案,发现个有趣现象:受众在结尾处的留意力比开头高30%。出于现代人刷手机像逛菜商圈,都是火速阅读后决定要不要停留。最近帮一个宠物医院改结尾,把"预约就诊"改成"下次主子吐毛球时,你手机相册里该存着这一个号码了吧?"咨询量当月涨了四成。
你看,好结尾不是句号,而是个鱼钩。既要让受众觉得是自己的主意,又要悄悄系上你的线。下次软文写作时,不妨先想最后三句话,说不定会有惊喜——就像倒着吃薯条,有些时候反而更入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