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列表
分类列表
软文有奖征稿藏着什么猫腻?新手投稿前必看三大门道
- 时间:13小时前
- 浏览:2次
你猜怎么着?我表妹去年参加某奶茶品牌的征稿活动,随手写了三百字就拿了2000块奖金,可同事老张给家电品牌写了两万字方案却杳无音信。这事儿让我琢磨了半个月——同样叫有奖征稿,差别咋就这么大呢?
一、征稿方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
(敲黑板)先拆解几个真实案例,看完你就明白:
1. 小品牌要的是自来水
比如说某新锐酸奶品牌搞的"我的早餐搭档"征稿,一等奖就送全年酸奶。他们压根不指望专业文案,就想收集真实网民喝酸奶的场景。我邻居阿姨拍了个酸奶拌黄瓜的视频,竟然拿了三等奖。
2. 大厂在钓创意池
某手机厂商的摄影大赛,明面上是征集拍照技巧,实际在物色民间摄影师当外包。得奖的十个人里,有六个后来接到商业拍摄邀约,这可比奖金值钱多了。
3. 培训机构玩连环套
小心那种"免费培训+有奖征文"的组合拳!有个写作班让学员交199**费,承诺获奖退费。最后200人参赛,199人得"介入奖"——送价值2999的课程代金券。
二、奖金背后的数字游戏
(拍大腿)别光盯着头奖流口水,这里头门道深着呢:
介入奖才算是重头戏
某化妆品品牌去年数据:
- 特等奖1人:送价值5000元礼盒(实际成本800)
- 介入奖5000人:送小样试用装(成本2元/份)
总成本才1.5万,但收到了2万多份软文,相当于每条文案0.75元!
隐形福利更值钱
看这一个对比:
A活动 | B活动 | |
---|---|---|
奖金 | 3000元 | 1000元+作品展示 |
实际收益 | 扣税后2400 | 接商业合作3单 |
长期价值 | 一次性 | 月均增收5000+ |
时间成本要算清
写篇800字软文至少3小时,时薪低于50元的话,不如去跑外卖。但假若能做成系列投稿,比如说连续给某母婴品牌写稿,可能被签约为特约作者。
三、新手避坑指南
跟征稿平台编辑喝了三顿酒,套出这些潜规则:
1. 看规则比看奖金重要
重点检查这三条:
→ 学识产权归属(是不是投稿就归人家了)
→ 采用范畴(会不会被转卖给第三方)
→ 结款方式(押金、分期付的都是坑)
2. 选题要会夹带私货
某旅游达人的绝招:写酒店征文时,把自家民宿悄悄写进攻略里。结局不但拿了奖金,还引来住客咨询。
3. 投稿时间有玄机
截止前三天投稿最容易中选,出于这时候稿件品质普遍下滑。我有次卡点交稿,竟然打败了前半个月的专业写手。
四、这些平台真能兑奖
亲自试水过的靠谱渠道:
行业龙头官网
家电、美妆、食品类大厂的官微常搞活动,比如说某冰箱品牌连续五年办"厨房故事"征文,奖金从没拖欠过。
地方政体文旅局
去年参加杭州文旅局的"宋韵体验"征稿,得了二等奖。不光给了2000块,还免费游了三天西湖景区。
垂直类社群
母婴类、汽车类付费社群常常搞内部征稿,中奖率高到离谱。有个车友会征用车感受,十个人投稿八个人中奖。
本人观点:
说实话,现在有些征稿活动就跟开盲盒似的。上周见个狠人,专门注册了20个小号参加同一个征文,结局包揽了前三名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新手想靠这一个吃饭不如接商业文案,但假若图个乐子练练笔,倒是个不亏本的买卖。下次看到征稿启事,先翻翻主办方去年的兑奖记录,比探究编写技巧管用多了!
- 上一篇:软文新闻稿策划公司到底能帮你做什么?
- 下一篇:软文有违法律边界的深层逻辑与破局之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