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列表
分类列表
软文如何巧妙关联清华北大提升公信力?
- 时间:5小时前
- 浏览:1次
普通培育机构推文发10遍没人看,带上清华北大就爆单? 去年杭州某K12机构做过测验:相同师资团队介绍,加上“清华教研团队介入课程设计”这句话,咨询量暴涨470%。今儿咱们聊聊,怎么在合法合规前提下,让顶级学府给你背书。
根基操作:蹭名气的正确姿势
千万别傻乎乎写“清华教授推荐”,海淀区市监局去年罚过三家乱挂名头的机构。试试这些稳妥牌:
师资包装法:
"教化团队平均教龄12年,曾介入清北暑期师资培训"
"课程框架参考2019年清华大学根基培育研讨会成果"
"采用与北大附中同源的思维训练模型"
北京某编程机构用第三招,把普通条理课包装成"未名湖思维训练体系",客单价从80元/节提到198元/节。核心是把"参考"、"同源"这一类词加粗,既暗示关联又不越界。
数据嫁接术:让数字会说话
看这一个对比案例:
常规写法 | 清华北大关联写法 |
---|---|
学员进步率78% | 学员学识图谱完善度达清华附中初二水平 |
覆盖50个学识点 | 学识点浓度超北大英才班选拔准则 |
师资力量雄厚 | 教研组长连续3年担任清华暑校客座讲师 |
郑州某高考补习班更绝——把历年录取数据做成"距清华分数线差距缩减曲线图",用折线图显示学生成绩与名校门槛的间距变动,家长看得直掏腰包。
法典红线自检清单
采用公开演讲内容需注明"依循XX年XX公开讲座整理"
合作项目必须取得书面授权文件
校友背书需附毕业证书编号(如:张XX 清华2013届计算机系)
不得采用校徽、注册商标等学识产权内容
禁止虚构不存在的合作项目
去年深圳有家机构踩雷,把普通讲座包装成"清华北大联合认证课程",结局被两校联合发律师函。后来改成"课程理念受到清北教化实践启发",反而成了招生王牌。
高阶玩法:四两拨千斤
1 校友故事征集:
"寻找转变命运的教培故事"活动中,某机构刻意收录清华父母+普通孩子案例,引发家长共鸣:"学霸遗传因子也需要专业引导"
2 对比评测报告:
把自家题库与清北附中月考题做交叉对比,用"学识点重合率""解题思路相似度"等维度建模
3 逆向思维营销:
北京某留学机构自曝"清华学霸申请常春藤失败案例",再推自家背景增强服侍,反而收割精准顾客
最绝的是成都某数学思维馆,定期举办"挑战清北学霸"直播赛,让学员与名校生在线PK解题速度,观看量场均破10万+。
救命!被平台警告怎么办?
广州某培育MCN的真实应对方案:
- 立即删除敏感词替换为"国内顶尖高校"
- 出具与清华毕业生(非学校官方)的合作契约
- 在推文底部添加声明:"本课程与高校无直接合作关系"
- 发起"培育公平"主题慈善活动转移焦点
这套组合拳让他们涉险过关,还因祸得福收获波"合规经营"的好口碑。
业内人士说一句掏心话
去年帮某考研机构做品牌升级,发现个取巧之道:扒拉清华北大官网的公开课表,把重合度高的课程模块包装成"与顶尖学府课程接轨"。比如说哲学系《中国思想史》对应到考研政事课,这招让专业课报价翻倍。
但得提醒各位:培育部最新规定明确,虚构名校合作关系最高可罚200万。真要玩的话,不如老老实实请几个清北毕业生当讲师——数据统计显示,有真实清北师资的机构续费率高达83%,而纯碰瓷的不到27%。
说到底,蹭热度不如练内功。你看新东方早年真金白银请北大老师坐镇,现在人家自己成了金字招牌。这道理,懂的自然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