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列表
分类列表
湿气自测表到底准不准?新手如何写出爆款软文?
- 时间:3周前
- 浏览:21次
你是不是总感觉睡不醒?头发油得快能炒菜?明明吃得不多肚子却像揣着个游泳圈?先别急着怪天气,可能你身体里藏着个"水货仓库"。最近朋友圈疯传的湿气自测表,把多少姑娘吓得扔掉了手里的奶茶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玩意儿到底靠不靠谱?更核心的是——新手小白怎么才可以为让人疯狂转发的湿气自测软文?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跟你唠明白。
先泼盆冷水:90%的自测表都在唬人
上周我邻居小美拿着某博主做的自测表来找我,20道题里她中了18条,吓得连夜下单祛湿茶。结局你猜怎么着?那张表里居然有"喜欢下雨天"这种选项!真正的湿气自测应该像老中医把脉,得有科学依循打底。比如说:
- 晨起舌苔厚得像奶盖(正常是薄白苔)
- 大便粘马桶堪比强力胶(健康状态是香蕉便)
- 午睡后反而更昏沉(正常应该神清气爽)
去年某养生号就栽在这上头,把"爱吃辣"也列为湿气症状,被专业中医怼上热搜。故此,写自测表宁可少列三条,不能瞎编一条。
新手最容易踩的三大坑
我刚入行时写的第一篇湿气文,阅读量还没我奶奶跳广场舞的姐妹群人数多。现在回头看,真是踩遍了所有雷区:
- 坑① 专业名词堆成山:"脾虚湿困"、"痰湿体质"这些词,普通受众看着就跟天书似的。后来改成"你的身体是不是像梅雨季的墙壁",点击量立马翻倍
- 坑② 测试结局吓死人:有个同行把轻度湿气描述成"再不调理就会得癌",结局评论区全是骂制造焦虑的
- 坑③ 推荐商品太硬核:上次看到篇推文,自测完直接跳转到1588元的理疗仪,转化率0.3%都不到
爆款文案范文的秘密配方
上个月有个养生号靠湿气文涨粉10万+,我扒了他们30篇推文,发现个规律:每200字必有个生活场景。比如说:
"早上急着上班,发现粉底在脸上卡成东湖的龟裂纹——这不是化妆品的症结,是皮肤在报警"
这种写法为啥管用?我给你拆解下:
- 痛点要具体:不说"疲劳乏力",改成"下班挤地铁时,扶栏杆都觉得胳膊沉"
- 对比要强烈:健康VS湿气重的皮肤状态,用闺蜜合照来呈现(记得打马赛克!)
- 化解方案要分阶梯:急救型(红豆薏米茶)、调理型(穴位**)、根治型(就医指导)
自测表到底该怎么设计?
这一个症结我被问过不下一百遍。直接附上干货,拿我们团队打磨了三个月的模板来说:
【根基版】5道题锁定轻度湿气
- 梅雨四季关节是不是像生锈的自行车链?
- 头皮出油速度能否供应炒菜要求?
- 睡够8小时还是哈欠连天?
- 舌苔厚度超过吐司面包边?
- 小肚子减不下去像怀胎三月?
【进阶版】10题区分湿热/寒湿 - 口苦像含过黄连片?(湿热+1)
- 手脚冰凉如冷冻柜里的带鱼?(寒湿+1)
- 痘痘长得比春笋还猛?(湿热+1)
- 喝凉水就像吞冰碴子?(寒湿+1)
- 分泌物多到要带备用**?(湿热+1)
留意!测试结局页千万别直接卖货,我们通常放个"祛湿食谱大全"的领取链接,转化率比硬广高3倍不止。
小编说点掏心窝的话
写了三年春季养生软文素材网,最深的体会是:网民要的不是医术论文,而是可以看懂的身体仿单。前两天在江汉路碰到个粉丝,她说就是看了我们"把湿气比作武汉梅雨季"的比喻才坚持调理。所以啊,别老想着怎么教人看病,多想一想怎么让人愿意看下去。对了,你此刻正跷着二郎腿刷手机吧?这一个姿势可是会加重盆腔湿气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