拆解软文营销:三招教你写出爆款文案

  • 时间:4周前
  • 浏览:12次

"哎我说,你刷手机时是不是总被些看着不像广告的广告给骗进去?" 昨儿个在早点摊啃油条,看见老板娘把"祖传豆浆秘方"的牌子换成"喝了能想起姥姥的味道",排队的人立马多了三成——这大概就是最接地气的新闻营销了。


第一板斧:怎么把广告穿成故事的外衣?

前阵子帮开民宿的发小改文案,原稿写着"五星级床垫+智能马桶",我直接给他画了段场景:"王姐带着离婚证住进来,第三天在露台捡到住客落下的《活着》,书里夹着张车票改签条..." 后来他跟我说,订房量涨了不说,还有人真带着余华的书来打卡。

故事化软文四要素

  1. 痛点要藏(别直说美白,改说"地铁反光玻璃前的下意识低头")
  2. 细节要真(某护肤品文案写"瓶盖旋开第三下会有咔哒声",客服电话被打爆)
  3. 转折要狠(健身卡广告不说瘦20斤,改说"被误认成女儿她姐的尴尬")
  4. 留白要足(旅游文案用"山顶的破旧邮筒,装着37封未寄出的明信片"收尾)

举一个反例:某家电品牌硬吹"量子技术",结局被中科院官微打脸。要我说,不如学学那个卖除螨仪的品牌,直播拍摄大学男生宿舍晒被子时的"雪花纷飞"场景。


第二板斧:怎么让受众自己往坑里跳?

去年有个现象级案例——某网红书店的"书架寻人启事"。他们在社科区藏了20本夹着车票的电影原著,受众找到后自发晒小红书,这招可比直接打折高明多了。

互动设计三件套

  1. 埋钩子(美食账号发"试吃员暗号",报暗号送隐藏菜品)
  2. 造仪式(某App年度报告特意设计"生成你的互联网人格面具"环节)
  3. 留破绽(故意在文案里写错品牌名,评论区纠正的送福利)

对比案例:

类型传统广告高阶软文
卖点直接说"省电30%"晒电费单对比图
佐证测验室数据网民家监控截图
号召"立即购物""教你薅国家节能补贴"

第三板斧:怎么把软文腌入味?

认识个做卤味的老字号,他们的营销总监有句名言:"我们需要让每一篇推文都飘着花椒味"。最近他们搞了个"失传菜谱复活计划",把品牌史实揉进民国厨娘的日记体小说里。

行业融合术
美妆+玄学:"粉底色号对应紫微斗数命盘"(当月销售额翻倍)
建材+情感:"瓷砖留缝是为了给热胀冷缩的爱情留余地"
编程课+武侠:"从Python小白到光明顶大战张无忌"系列课

不过要提醒各位,去年某培育机构硬蹭《狂飙》热度,搞出"跟着高启强学MBA"的翻车案例。要我说,蹭热点得学某国产手机品牌,借着《流浪地球2》搞出"手机埋进漠河冻土三年后还能开机"的测验。


避坑指南:软文不是软骨头

见过最离谱的案例,是某微商把抗癌药宣传写成知音体故事,结局被监管部门罚了50万。这里划三条红线:

  1. 别把受众当傻子(某益生菌品牌吹"喝三天治好十年老胃病",被扒皮后彻底凉凉)
  2. 数据要会穿衣(不说"商圈占有率第一",改说"每3分钟卖出一台")
  3. 留条退路(养生类文案的最后加句"效果因个人而异"能保命)

写着写着想起个真事:有次在县城看到电线杆上贴着"重金求子"广告,底下居然用钢笔写着"这是诈骗,别信!——路过民警"。你看,连骗子广告都有人做防诈注释,咱们正经做软文的更得注重个心安理得。说到底,好软文就该像我家楼下王姨做的韭菜盒子——闻着香,吃着实在,完了还想打包两份带走。

拆解软文营销:三招教你写出爆款文案 营销学院

Copyright Your WebSite.Some Rights Reserved.|浙ICP备2023008693号-15|Theme by Cn+网络, Soft by ZBlogPH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