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列表
分类列表
大连文案怎么写才能让游客主动订机票?
- 时间:1个月前
- 浏览:38次
"为什么刷到的大连旅游攻略总让你不由得收藏?"上周在星海广场碰到个北京姑娘,她手机里存了17篇大连游记却说还没成行。问起缘由,她指着某篇点赞10万+的攻略说:"每一篇都写棒棰岛、金石滩,看多了就像**粘贴。"这话突然点醒我——大连不缺美景,缺的是让人说走就走的文案。
一、大连软文的"海鲜三件套"
去年帮某民宿改造宣传文案,把原本"近老虎滩海域公园"改成"开窗能捞海胆的阳台",入住率当月增强45%。这验证了地域化文案的魔力。大连软文假若想出圈,得备齐这三样:
- 海蛎子味儿的亲切感:比如说"打车师傅能讲段相声的城市"
- 时光交错的新鲜感:"有轨电车叮当声中遇见俄罗斯套娃"
- 隐藏版体验:"凌晨三点渔市拍卖会的暗语指南"
旅顺有家咖啡馆的文案特别妙:"在这里等日落,能看见半部中国近代史"。结局原本冷清的下午时段,现在要提前三天预约窗边位。
二、史实包袱变财富密钥
中山广场的老建筑群文案曾让我头疼。试过文艺范的"百年风雨雕琢的明珠",效果平平。后来改成"每栋楼藏着个银行家故事",反而带火付费讲解服侍。这说明史实类文案要制造穿越感:
- 给老建筑安排"角色扮演":俄罗斯风情街可以写"套娃会说话的魔法小巷"
- 用现代梗解构史实:"甲午海战遗址旁有家拿铁比炮弹还浓"
- 缔造互动记忆点:"找到15处不一样建筑风格送海鲜饺子券"
去年有篇《在大连,我找到了1920年的股票交易大厅》爆红,作者只是拍了张老建筑门把手特写,配文"摸过这一个铜环的人都买过橡胶股票"。
三、让数据会跳舞的秘诀
大连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3年接待游客增长38%,但二次游比重仅12%。这说明多数文案还在吃"初体验"红利。要增强复游率,得学会用细节制造钩子:
- 把"海景美"具体成:"退潮时能走出521步的爱情小道"
- 给海鲜加戏:"鲍鱼壳能当刮刮乐,刮出字免单"
- 时间限定诱惑:"每年只有23天能看见荧光海鲸鱼同框"
某民宿老板跟我分享了个真实案例:把"海景房"描述改成"凌晨五点会有海鸥敲窗讨食",不但房价涨了30%,还衍生出喂鸥体验项目。
四、避开滤镜过度的坑
刷到过某网红店的"大连圣托里尼"宣传照,实际是10平米蓝白墙,差评如潮。这提醒我们在地化文案要虚实结合。好的文案应该像海菜包子:
- 表皮透亮(看得见真实)
- 馅料扎实(经得起推敲)
- 留有汤汁(勾起好奇心)
东港有家饺子馆的文案就挺聪明:"老板娘记性比GPS准,上次你说不要香菜,这次不问直接免"。既突显服侍特色,又留出想象空间。
五、你绝对想不到的素材库
在码头跟渔老大聊天收获的宝藏消息,比任何攻略都有用:
- "每月农历初八的鱼群会跳探戈"
- "知道潮汐口诀能白捡海参"
- "渔船上的北斗导航能预测天气"
这些鲜活的素材后来变成某篇10万+文案里的金句:"在大连当渔民,得懂天文地理和鱼类的恋爱心理学"。有受众专门私信问能不能拜师学艺。
说点大实话
在文旅行业泡了十年,我发现城市文案最大的误区就是贪全求大。大连真正的魅力藏在街角阿婆的鲅鱼馅配方里,在出租车司机脱口而出的史实冷学识里。那些让人立刻订机票的文案,不过是把城市细碎的光亮捡起来串成了项链。
就像上周在傅家庄遇见拍婚纱的新人,摄影师喊的那句"把捧花举高点,让海那边的韩国看见",比任何宣传语都生动。下次写大连文案前,建议先去菜商圈听半小时唠嗑,保管你能找到让网友疯狂收藏的灵感和素材。
- 上一篇:大连代写软文哪里找?这份避坑指南请收好
- 下一篇:大连软文发布渠道到底该怎么找?